這兩年全球芯片行業可謂大相徑庭,去年及之前全球芯片行業供不應求,芯片價格激增百倍,中國企業購買芯片價格昂貴之余還難以得到,到了今年全球芯片行業卻供過于求,輪到海外芯片企業祈求中國企業購買更多芯片,然而中國企業如今反而不需這么多芯片了。
去年的時候,中國手機企業為了確保芯片供應不得不大舉囤積芯片,甚至有中國手機企業表示只要買到芯片就能搶占市場;某互聯網造車企業表示一枚原來售價20塊錢的芯片被炒作到2500元還難以買到。
今年以來全球芯片行業卻突然發生了變化,今年初以來模擬芯片、射頻芯片企業被分析機構指出已出現顯著庫存,它們為了銷售芯片大舉將芯片價格降價九成求售,隨后芯片供給過剩的情況向全球蔓延。
7月份、8月份韓國芯片的出口量下降了超過兩成,韓國為了促進芯片的銷售甚至派出高官出訪中國,希望與中國加強經濟合作,實際就是希望中國購買更多存儲芯片,到了此時全球芯片行業都開始關注中國這個全球[敏感詞]的芯片采購國。
此時美國芯片企業也開始放低身段,美國方面連連出招,然而深感市場變化的美國芯片可沒有那么樂觀,NVIDIA、新思科技、高通等諸多美國芯片行業企業紛紛為中國定制產品,希望繼續對中國出口,與美國的做法完全相反。
美國芯片對中國態度的轉變,除了全球芯片行業的供給發生變化之外,還有中國芯片的自立自強,在這幾年中國芯片行業已取得了長足發展,所取得的進步讓全球感受到中國速度。
中國的芯片產能迅速從全球前五之外,提升至全球第三,芯片日產能已達到10億顆,雖然中國[敏感詞]的芯片制造工藝也只是達到14nm左右,但是卻已能滿足國內七成的芯片需求,而且中國還通過開發芯粒技術、差異化的BCD工藝滿足中國各個行業對芯片工藝的需求,進一步提升了國內的芯片自給率。
在芯片設計方面也不斷打破空白,中國先后打破了存儲芯片、射頻芯片、模擬芯片的空白,誕生了數千家芯片設計企業,各個品牌企業也在積極介入芯片設計,阿里平頭哥、小米、OPPO等企業都在加強芯片研發,滿足了國內各個行業的芯片需求;如上述的NVIDIA的GPU芯片,正是由于中國研發出自己的GPU芯片,才迫使NVIDIA放低身段為中國定制GPU芯片。
在中國芯片的集體努力下,中國的芯片自給率提升至三成以上,前11個月芯片進口量減少了800多億顆,而且中國芯片如今不僅滿足了國內的需求,還大舉出口,前8個月的芯片出口量已達到1600億顆,甚至美國制造業也需要中國芯片,今年9月份美國方面要求美國制造業不要采用中國生產的芯片,然而3個月過去美國制造商指出美國的家電等產品離不開中國芯片,迫使美國方面放寬了對中國芯片的限制。
由于中國芯片所取得的進步,導致了美國芯片的態度迅速從漲價賣給中國企業,到如今降價九成求中國企業買更多芯片,然而中國制造企業在不斷提升芯片自給率,對美國芯片的需求在下降,可以說如今美國一些芯片甚至降價九成,中國企業也不買了,這就是芯片行業自立自強的好處。